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药物经济学在医院药事管理中的作用

来源:中国药物经济学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7-13 10:4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1 药物经济学概述 药物经济学是以经济卫生学为基础发展而来的一门新兴的经济类学科,它是将现代经济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方法和分析技术,与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等多学科相结合

1 药物经济学概述 药物经济学是以经济卫生学为基础发展而来的一门新兴的经济类学科,它是将现代经济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方法和分析技术,与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等多学科相结合从而发展而来的科研成果,一般被用在评价某种临床药物治疗方案的优劣,同种病的不同治疗方案的比较,比较不同药物治疗方案得出的疗效与费用的比值,在研究某种特定药物在防治疾病过程中的成本和产生的效益或效果、效用,考察某种疾病的最优治疗方案或者当提出新的医疗卫生政策时,它产生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促进临床的合理用药,为治疗某种疾病提出最科学的治疗方案,使医疗机构用药的标准由过去的简单的有效、安全向安全、高效、合理方向转变,用相对有限的医疗资源发挥出最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1]具体内容是:医疗用药要对症临床要求,效果明显;所使用的药品价格要保证患者能够购买,更要维持后续的市场供应,保证患者能够买到;治疗所使用药物的使用方法、用药剂量、用药次数要明确;药品质量要确保安全有效。[2] 药物经济学一般分为三种研究方法[3]:一是随机临床试验研究;二是实际临床试验研究;三是观察性研究。由于能够有效地去除药物经济学中的一些偏倚,药物经济学研究中一般都使用随机临床试验。效果指标的确定要对照不同药物和不同治疗方案间治疗目的的不同、可测量程度、可测量性。[4] 2 国内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中药物经济学的应用现状 近年来,我国国民在就医用药上的支出增长迅速,已经超过GDP的增长速度。据统计,药品收入占国内医院的收入的一半。[5]人们就医的费用偏高是影响人们生活水平的重大因素。因此,医疗机构在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合理地使用药物,控制药费过度增长。药物经济学将其一些经济学原理、方法和分析技术,转而应用于医药方面,促进临床合理用药,节省医疗费用。药物经济学的应用范围应该扩大到与医疗卫生系统关系密切的所有部门,政府的卫生管理系统、医院的供货方、医疗保险行业、医生药师及患者等,药物经济学已经被相关研究者得到充分重视。[6] 目前,药物经济学的评价标准还很不规范,在评估某治疗方案的医药成本和疗效时没有统一的标准,也没有规范的统计分析方法。而当前对药物经济学评价的研究,较多集中在治疗方案的评价和新药研发中的应用,对于在宏观药品政策中的应用较少,而对于在《基本药物目录》评审中的应用就更少。[7]国内医疗机构的药事管理只有基本的计划、采购与供应职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医疗机构依赖医嘱与处方售出药品,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的高价格、高风险等状况都会改变。人们的医药支付费用意识提高,但医疗市场的竞争实际很激烈,所以医疗机构尽量使自己进行治疗的成本在患者能够支付的能力内,而且疗效要好。为满足人们就医需求,就要求医疗机构管理人员和药剂人员必须注重药品质量意识和药品费用意识。 3 药物经济学对医院药事管理的作用 3.1 遴选新药及制定基本用药目录 我国的医药行业一般都是同一种药物有多个企业生产,药品价格不同,有高有低。政府针对这种现象,纠正药品流通领域中的一些不良现象,实施集中招标采购、政府定价、降价等措施。医院为适应这一系列的变动,对药品的遴选要求更加严格,在遴选药物时,尽可能选择安全、有效、成本低、效果好的药物。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充分发挥药物经济学的作用,对想要购买的药品货比三家,遴选出疗效肯定、质量稳定、价格适中、应用方便的药品纳入本院的基本用药目录。将性价比更高、疗效更好的药品开具给患者,满足人们的医疗需求。 3.2 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制订诊疗方案 根据药物经济成本效用分析,为临床诊疗决策提供依据,提出专业的诊疗方案。临床药物治疗方案的优劣,治疗效果好,成本消耗大不算优,成本低,效果不好也没意义,主要应在成本与效果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在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方法时,要评价此治疗方案的效果和成本的综合作用,使成本效果分析更加科学化。 目前,各地医疗费用大幅提高。根据政策要求,医院在用药时,要运用药物经济学的研究结果,尽量将价格低、疗效好的药物纳入本院基本用药目录,控制药费的增长过快,医生自觉规范用药。为医院药事委员会鼓励使用疗效好、价格低、副作用低的药品,规范药品处方管理,效果评价等提供了依据,避免不必要的大处方、防止滥用药等。 3.3 指导患者用药,节省治疗费用 随着人们防治疾病意识越来越高,医疗行业的特殊性不再绝对。几年前,人们对医疗保健的意识低,对疾病认识也少,患病时第一选择就是医院,医生提供的意见和诊断决定患者今后的治疗,而随着如今新医改的进行和人们知识水平的提高,人们在患病时可能不会选择直接就医,可能会选择去药房自行购买药品治疗,患者会了解很多药品,从中选择价格低、疗效好的药品。必要去医院进行就医时,人们会选择口碑更好、设施更先进、医务人员更专业的医院进行就医治疗。 医院要运用药物经济学原理,对要采购的药品在社会上进行招标,挑选合适的医药企业供货,防止药品虚高定价;大力发展临床药学,药师参与到临床中去,指导医师用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指导患者用药,节省医药资源。 3.4 指导新药的研发与生产 随着新医改的进行,人们对医药健康意识的提高,药品也不再主要由医院销售给患者,药品的销售逐渐向市场化方向发展。药品虽然有特殊性,但也属于商品,它的需求受药品疗效和药品的成本影响。[8]因此,致力于药品研发生产的医院部门,要不断推陈出新,在原来基础上研制出疗效好费用低的药品,大力发展院内制剂,将一些疗效好、价格低、成本低的制剂推荐给需要购买的患者,增大医院利润空间。药物经济学研究结果的好坏,决定是否生产这种药品,决定是否调整现有药品的价格。[9] 4 药物经济学原理在医院药事管理中应用的展望 将药物经济学应用到医院药事管理中,就是以低药品费用达到高治愈率。但并不能单纯地降低药品费用或使用便宜药品,而是要临床治疗和药品管理等多方面协调配合。医院主管院长和药事委员会要继续深化医院药事管理,将医药服务与药事管理相互融合。临床医师为患者制订医疗方案时,临床药师要参与建议,确保患者用药准确、有效、安全;大力发展临床药学,药师与患者面对面,指导患者服用药品方法、说明药品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对服用药品的患者及时进行反馈,一方面给临床提供服药参考资料,另一方面临床也能提供更好的医药服务。 1 药物经济学概述 药物经济学是以经济卫生学为基础发展而来的一门新兴的经济类学科,它是将现代经济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方法和分析技术,与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等多学科相结合从而发展而来的科研成果,一般被用在评价某种临床药物治疗方案的优劣,同种病的不同治疗方案的比较,比较不同药物治疗方案得出的疗效与费用的比值,在研究某种特定药物在防治疾病过程中的成本和产生的效益或效果、效用,考察某种疾病的最优治疗方案或者当提出新的医疗卫生政策时,它产生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促进临床的合理用药,为治疗某种疾病提出最科学的治疗方案,使医疗机构用药的标准由过去的简单的有效、安全向安全、高效、合理方向转变,用相对有限的医疗资源发挥出最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1]具体内容是:医疗用药要对症临床要求,效果明显;所使用的药品价格要保证患者能够购买,更要维持后续的市场供应,保证患者能够买到;治疗所使用药物的使用方法、用药剂量、用药次数要明确;药品质量要确保安全有效。[2] 药物经济学一般分为三种研究方法[3]:一是随机临床试验研究;二是实际临床试验研究;三是观察性研究。由于能够有效地去除药物经济学中的一些偏倚,药物经济学研究中一般都使用随机临床试验。效果指标的确定要对照不同药物和不同治疗方案间治疗目的的不同、可测量程度、可测量性。[4] 2 国内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中药物经济学的应用现状 近年来,我国国民在就医用药上的支出增长迅速,已经超过GDP的增长速度。据统计,药品收入占国内医院的收入的一半。[5]人们就医的费用偏高是影响人们生活水平的重大因素。因此,医疗机构在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合理地使用药物,控制药费过度增长。药物经济学将其一些经济学原理、方法和分析技术,转而应用于医药方面,促进临床合理用药,节省医疗费用。药物经济学的应用范围应该扩大到与医疗卫生系统关系密切的所有部门,政府的卫生管理系统、医院的供货方、医疗保险行业、医生药师及患者等,药物经济学已经被相关研究者得到充分重视。[6] 目前,药物经济学的评价标准还很不规范,在评估某治疗方案的医药成本和疗效时没有统一的标准,也没有规范的统计分析方法。而当前对药物经济学评价的研究,较多集中在治疗方案的评价和新药研发中的应用,对于在宏观药品政策中的应用较少,而对于在《基本药物目录》评审中的应用就更少。[7]国内医疗机构的药事管理只有基本的计划、采购与供应职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医疗机构依赖医嘱与处方售出药品,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的高价格、高风险等状况都会改变。人们的医药支付费用意识提高,但医疗市场的竞争实际很激烈,所以医疗机构尽量使自己进行治疗的成本在患者能够支付的能力内,而且疗效要好。为满足人们就医需求,就要求医疗机构管理人员和药剂人员必须注重药品质量意识和药品费用意识。 3 药物经济学对医院药事管理的作用 3.1 遴选新药及制定基本用药目录 我国的医药行业一般都是同一种药物有多个企业生产,药品价格不同,有高有低。政府针对这种现象,纠正药品流通领域中的一些不良现象,实施集中招标采购、政府定价、降价等措施。医院为适应这一系列的变动,对药品的遴选要求更加严格,在遴选药物时,尽可能选择安全、有效、成本低、效果好的药物。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充分发挥药物经济学的作用,对想要购买的药品货比三家,遴选出疗效肯定、质量稳定、价格适中、应用方便的药品纳入本院的基本用药目录。将性价比更高、疗效更好的药品开具给患者,满足人们的医疗需求。 3.2 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制订诊疗方案 根据药物经济成本效用分析,为临床诊疗决策提供依据,提出专业的诊疗方案。临床药物治疗方案的优劣,治疗效果好,成本消耗大不算优,成本低,效果不好也没意义,主要应在成本与效果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在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方法时,要评价此治疗方案的效果和成本的综合作用,使成本效果分析更加科学化。 目前,各地医疗费用大幅提高。根据政策要求,医院在用药时,要运用药物经济学的研究结果,尽量将价格低、疗效好的药物纳入本院基本用药目录,控制药费的增长过快,医生自觉规范用药。为医院药事委员会鼓励使用疗效好、价格低、副作用低的药品,规范药品处方管理,效果评价等提供了依据,避免不必要的大处方、防止滥用药等。 3.3 指导患者用药,节省治疗费用 随着人们防治疾病意识越来越高,医疗行业的特殊性不再绝对。几年前,人们对医疗保健的意识低,对疾病认识也少,患病时第一选择就是医院,医生提供的意见和诊断决定患者今后的治疗,而随着如今新医改的进行和人们知识水平的提高,人们在患病时可能不会选择直接就医,可能会选择去药房自行购买药品治疗,患者会了解很多药品,从中选择价格低、疗效好的药品。必要去医院进行就医时,人们会选择口碑更好、设施更先进、医务人员更专业的医院进行就医治疗。 医院要运用药物经济学原理,对要采购的药品在社会上进行招标,挑选合适的医药企业供货,防止药品虚高定价;大力发展临床药学,药师参与到临床中去,指导医师用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指导患者用药,节省医药资源。 3.4 指导新药的研发与生产 随着新医改的进行,人们对医药健康意识的提高,药品也不再主要由医院销售给患者,药品的销售逐渐向市场化方向发展。药品虽然有特殊性,但也属于商品,它的需求受药品疗效和药品的成本影响。[8]因此,致力于药品研发生产的医院部门,要不断推陈出新,在原来基础上研制出疗效好费用低的药品,大力发展院内制剂,将一些疗效好、价格低、成本低的制剂推荐给需要购买的患者,增大医院利润空间。药物经济学研究结果的好坏,决定是否生产这种药品,决定是否调整现有药品的价格。[9] 4 药物经济学原理在医院药事管理中应用的展望 将药物经济学应用到医院药事管理中,就是以低药品费用达到高治愈率。但并不能单纯地降低药品费用或使用便宜药品,而是要临床治疗和药品管理等多方面协调配合。医院主管院长和药事委员会要继续深化医院药事管理,将医药服务与药事管理相互融合。临床医师为患者制订医疗方案时,临床药师要参与建议,确保患者用药准确、有效、安全;大力发展临床药学,药师与患者面对面,指导患者服用药品方法、说明药品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对服用药品的患者及时进行反馈,一方面给临床提供服药参考资料,另一方面临床也能提供更好的医药服务。

文章来源:《中国药物经济学》 网址: http://www.zgywjjx.cn/qikandaodu/2020/0713/382.html

上一篇:药物经济学在国内药企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下一篇:医保 从认同价值入手重新定位